
早期数字钱包用户分享imToken 1.0体验:优缺并存?
支持:
应用介绍
ImToken钱包在安全性设计上做了诸多努力,包括私钥本地存储、多重签名、冷存储等信息安全措施。然而,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同样重要。用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,保护好自己的助记词和私钥,遵循安全使用的最佳实践。
早期数字钱包用户分享imToken 1.0体验:优缺并存?
我是早期数字钱包用户,只要它一出现,我就会去下载,进而体验imToken 1.0版本,此初代产品在功能方面的基础,为之后行业标杆的诞生,奠定了重要基础,今天我打算从实际使用角度,分享三个核心的可体验感受。
安装的过程,可以说是简洁并且流畅的,官网给出的指引,清晰而且明了,整个的过程当中,未发生捆绑软件、以及跳转陷阱这类不良的情况。于此同时,它的1.0版本,仅仅支持ETH单一链,在进行转账的时候imToken官网下载1.0版的用户体验评测与反馈,Gas费的计算,不够直观早期数字钱包用户分享imToken 1.0体验:优缺并存?,这给用户带去了一定程度的困扰,助记词备份的流程,虽然安全可靠,但是略微显得繁琐。在当时每当存在大额转账之前,都得反复地去核对地址,内心极感担忧,害怕手不小心犯错疏忽造成资产遭受损失。 标点
钱包界面运用极简设计,全体布局简洁且明了,资产总览部分清晰又直观,各类资产信息一眼就能看得明白,可让人迅速知晓钱包资产状况,然而令人遗憾的是,其代币识别功能薄弱,碰到诸多不同代币之时,常常需要手动添加代币合约地址,这无疑给用户带来一定不便。
,那就必须借助第三方区块浏览器展开辅助查询,如此一来整个操作流程就变得相对繁琐,进而增加了用户获取详细交易信息的难度。
安全机制采用了本地私钥存储方案,这值得肯定,然而,当时缺少生物识别验证,每一次交易都要手动输入密码,在2017年加密货币热潮时期,每一次操作都让人兴奋又忐忑,就怕输错哪怕一位小数位 。
各位,早期用户,还记得首次使用imToken时的情景与否,你们于1.0版本中遭遇过哪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操作经历呢,并且欢迎于评论区分享那些年,我们共同见证的区块链成长故事哦。